书评:塔尼西·科茨访问塞内加尔、南卡罗来纳和中东,《The Message》书评

塔尼西·科茨总是有一个写作目的,因此给他的最新作品取名为“The Message”绝对是品牌风格。但实际的信息是什么呢?这本书包含三篇非小说作品,部分是回忆录,部分是游记,部分是写作指南。它记录了他最近对达喀尔、塞内加尔;南卡罗来纳哥伦比亚;以及中东各个城市和小镇的旅行。

在介绍中,他写道,这些文章实现了他2022年教授霍华德大学写作课程时的诺言:“我带着我迟来的作业……我把这些笔记直接写给你们,尽管我承认,我在想着世界各地的年轻作家,他们的任务无疑是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拯救世界。”

科茨在每篇文章中都介绍了自己的传记片段,但总是回归到作家的教训,就像他在第一次访问非洲时的反思:“你的文字里有维度 — 节奏、内容、形状、感觉……无法避免的、令人不安的生活必须被看到和感受,这样你大脑中的空间,灰色、自动、方正,才会充满角度、色彩和曲线。”对他来说,这些朝圣之旅帮助他在关于种族的有力写作中找到了立足点。当他回顾他对戈雷岛的访问时,这个地方曾有数以千万计的非洲人离开而进入一生的奴役,他坦言“泪流满面,悲痛不已,陷入一种我仍在尽力命名的感情之中。”

第二篇文章更加深入地探讨了种族主义,科茨前往南卡罗来纳的一个小镇,那里的学校董事会考虑禁止他2015年的著作《在这个世界与我之间》,因为其中一个高级英语班的学生在阅读时感到“作为白人感到羞耻”。支持该老师的人士足够强大,击败了禁令,但科茨在其中看到了故事的力量。南卡罗来纳州查平市的一位中年白人教师读了他的书 —— 这是写给他十几岁儿子的关于在美国作为黑人的现实的信 —— 并决定将其作为如何写一篇有说服力的文章的示范。“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用熊熊燃烧的十字架统治美国文化的阶级之下,以至于我们经常不再注意到被统治的重要性,”科茨写道。

最后一篇,也是最长的文章囊括了科茨进行的一次为期10天的中东之行。与他去塞内加尔的旅程一样,这是他第一次到该地区,这次经历真正打开了他的眼界。“在我探索过的所有世界中,我觉得没有一个世界像巴勒斯坦那样明亮、强烈、立即。”这是因为无论他看到哪里,他都看到熟悉的压迫迹象。在美国作为黑人和中东作为巴勒斯坦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是多方面的。“该国向境内的巴勒斯坦人传递了一个信息…‘你真的最好去别的地方,’”科茨写道。但尽管这是科茨在他的文章中清晰传达的信息,他意识到这不是他要讲述的故事。“如果巴勒斯坦人真正被看到,那将是通过他们自己双手编织的故事 —— 不是由掠夺者,甚至不是由他们的同伴。”